基督教界的神鵰俠侶

(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 杜婉霞 Joanna) 

何志滌牧師與羅乃萱師母慶賀結婚43周年,在Facebook上載了一張當年的結婚照片,各方好友紛紛留言;台灣著名作家施以諾的這句我最有同感:「基督教界的神鵰俠侶!」合拍得來又鋤強扶弱!簡直妙絕!

一段美滿婚姻,不單他們感到幸福,就連周圍的人也感受得到,並會因著他們得到祝福,我就是其中一個被祝福的人。

當年認識何牧師,算是我人生最低潮,原生家庭不美滿,事業不大好,愛情也失敗。原生家庭不美滿是事實,唯有接受。事業不好也罷了;女人為愛情嘛,可以赴湯蹈火!但當然也會令自己傷心得死去活來。我向神問道:祢說祢就是愛,愛又是如此美好,那為何我愛得認真卻換來傷心失望?

後來認識了何牧師,他看見了我的傷痛和眼淚,他開始輔導我,牧養我,邀請我回他教會聚會。就是這樣,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在他教會崇拜,每星期聽他講道,也看見他在教會怎樣待師母和女兒凝凝。他們的相處實在吸引了我的眼球!原來夫妻是可以如此和諧,彼此可以溫柔相待。慢慢我學到甚麼是神喜悅的男女關係,和蒙神賜福的婚姻。

那四年沒有拍拖的真空期,我去上各類課程增值自己,學習甚麼是神喜悅的女性;當你可以展現神所創造那個美善自信的你,你所綻放的光彩,相信已令你離愛情不遠矣。但即使未有一位愛你的異性,學會自愛就是無價的。

從事教育工作的人,都會明白社教化過程(Socialization):當有些事物吸引了人的目光(Attention),就會停留在人的腦海 (Retention),當畫面不斷重複 (Repetition)就會讓人學習了而成為行為 (Action)。孩子越小,就越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,所以若終日圍繞他的都是吵吵鬧鬧,他學會的就是吵吵鬧鬧,若圍繞他的是關愛體恤,他就學會關愛體恤。相信古時孟母三遷,是有其道理。

當我創辦「好好戀愛學堂」,正要寫機構的使命宣言時,想起了何牧師和師母的一切,就寫了「幫助想『拍好拖,結好婚』的男女,建立令人羨慕的婚姻」。 他們令我羨慕,我也希望別人因羨慕我和孝國而認識耶穌。我們也結婚27年了,仍然甜蜜美滿。

(原文刊於《家PLUS+》:http://cchappyfamily.plus/love20220621/